三七国学精粹

感悟千年智慧 • 传承文化精髓

• 国学之道 •

国学,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,涵盖两汉经学、魏晋玄学、宋明理学、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、汉赋、六朝骈文、唐宋诗词、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、学术体系。

国学以儒、释、道三家学说为主干,发展出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、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,构成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。

儒家思想

儒家,创始于孔子,发扬于孟子、荀子,核心思想是"仁"、"义"、"礼"、"智"、"信",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与政治理想。

"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" ——《大学》

代表典籍: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

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东亚文明圈的政治制度、伦理道德和教育体系。

道家思想

道家,创始于老子,发扬于庄子,主张"道法自然"、"无为而治",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。

"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" ——《道德经》

代表典籍:《道德经》《庄子》《列子》

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、医学、艺术乃至政治思想都有深远影响,与儒家思想共同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。

佛家思想

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融合,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体系,尤其是禅宗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。

"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" ——慧能

代表典籍:《心经》《金刚经》《坛经》

佛家思想在中国发展为禅宗、净土宗等八大宗派,成为中华文明精神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传统思想名言

修身之道
"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" ——《大学》
"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" ——《论语》
"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" ——《道德经》
处世智慧
"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" ——《论语》
"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" ——《道德经》
"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;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" ——林则徐
天人关系
"天人合一,物我两忘。" ——庄子
"天地与我并生,而万物与我为一。" ——《齐物论》
"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;数罟不入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;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。" ——《孟子》

传统文化象征

华夏图腾,象征力量与尊贵

阴阳

宇宙运行根本规律

梅兰竹菊

四君子,高尚品格的象征

山水

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

太极

万物生成之本源